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时间:2016-04-11 11:17 来源:http://www.5idmw.com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w iy    p ngb    p ngp i   ji ozhu

  逶    磅      澎     焦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蜷(  ) 缀(  ) 呜咽(  ) 愠(  )怒 猝( )然

  3.默写。

  (1)金沙水拍云崖暖,               。

  (2)             ,三军过后尽开颜。

  (3)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      ,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4)雪皑皑,         ,             ,炊断粮。      ,千锤百炼不怕难。

  4.请在下列句中的括号内填上标点。

  (1)刘少奇:“这是饿的!”他转身大喊:“警卫员(  )快来(  )”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  )不过,我从(  )马赛曲(  )中感悟出了一条真理(  )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并将错字圈出改正。

  A.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期侮瑶民。

  B.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竞不知如何是好了。

  C.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牵着一匹驼着文件的战马无力地走来。

  D.毛泽东循着歌声走到近前,他驻步静静地倾听。

  第二部分:

  (一)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7.诗人写山先言其大,“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接着言其小,“腾细浪……走泥丸”。你认为这矛盾吗?为什么?

  8.红军长征,以爬雪山、过草地为最艰苦,而诗的最后两句却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9.“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横”字用得好,请说说理由。

  10.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长征具有怎样的精神?

  11.红军长征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二)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3.按原文在横线上填入语句。

  14.本段文字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

  A.前后矛盾  B.以动写静  C.静中有动  D.动中有静

  15.“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把这句话中的“又是”改为“还有”行不行?为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6.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17.本段文字按触觉、视觉、听觉分为三个层次,试用“||”在文中标出。

  18.连用几个“像”或“好像”描写你熟悉的景物,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

  (三)

  (1)一个人的历史永远是用自己行走的脚写的,不同的人留下的脚步大小不相同,有些人的脚步叫无知,有些人的脚步叫高贵。

  (2)300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3)莱伊恩自信只要用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安全,并列举了相关的实例,他拒绝接受工程验收者的建议。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府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莱伊恩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来的主张吧,市政府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糊弄那些愚昧无知却又刚愎自用的市政官员。

  (4)300多年过去了,市政官员换了一任又一任,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前两年,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

  (5)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他们把这个市政大厅称做是“嘲笑无知的建筑”。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     (回避、遮掩、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意图、旨在、目的)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6)作为一个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过去、现在都有大批超出他的人,但作为一个自然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心灵的高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十白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19.完成下列三个小题。

  (1)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解释加点字):

  (2)刚   (b )自用、修     (sh n)(根据注音填写汉字)。

  (3)恪守着自己的原则    (给加点字注音)

  20.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第(5)自然段空缺处。

  21.文章中有三处运用了引号:“固执”(A)、“弄虚作假”(B)、“嘲笑无知的建筑”(C),其中用法相同的两个是    (填序号),作用是     。

  22、有关故事情节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事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英国,主人公是一个建筑师。

  B.矛盾的起因是建筑师设计了只用一根柱支撑的大厅天花板。

  C、建筑师列举了相关的实例,并在大厅增加了四根柱子,才解决了他与市政官员之间的矛盾。

  D.建筑师增加的柱子,从某种角度上是对市政官员的无知的嘲笑。

  23.300多年前和而今的温泽市政官员最大的变化在何处?(简答)

  24.文章开头便提到“无知”和“高贵”,你认为哪一个才是作者真正要阐述的,为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5.文章第(6)自然段中“给心灵的高贵一个美丽的住所”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四)

  石碑

  老石匠在凿一块墓碑。

  老石匠有多大岁数,方圆几十里无人知道,但老石匠的手艺在方圆几百里人人皆知。他的石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天下第一凿”之称。老石匠的祖先是给朝廷大官凿墓碑的。老石匠从祖先手中接过这手艺,走南闯北赚了不少钱。

  如今老石匠老了,他的背脊弯成了一个弓形,提锤的手臂也无力了。乡干部和一些腰缠万贯的富商出高价请石匠凿高档的墓碑,但老石匠总摆摆手说:“我老了,不中用了,你们另请高明吧!”说罢就闭门谢客。

  但现在,老石匠的院子里又响起了锤子那铿锵的凿石声.这使村里人都感到十分惊奇。人们不知道老石匠给谁凿。有人说,老石匠是给自己凿墓碑,因为几天前,有人看到老石匠到镇上的医院看过病,回来后就坐在院子里沉默不语。看样子他在世的时间不多了。

  村里人从清晨到日落总听到老石匠院子里传出那响亮而有力的凿碑声。

  一个初冬的黄昏,当余辉撒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时,老石匠的凿子声陡然停止了,于是村里人走进了老石匠的屋子。

  老石匠面容清瘦脸色灰白躺在木床上,地上放着一块即将完工的大墓碑。人们惊讶地发现老石匠的手艺还是那么精湛。石碑上那一对青石狮子栩栩如生,石狮子嘴里衔着一颗转动的石球,宛如雄狮长啸。但当他们一看墓碑都惊呆了。

  墓碑上没有字。

  这时,老石匠伸出一只干瘦的手说:“这块墓碑……我是凿给村里那个二瘸子的。他虽然腿瘸,但还能用嘴咬住衣服,救上落水的儿童……可敬可佩啊!看他那座低矮的坟,真太亏他了。这块青石碑你们立在他的坟前,让世人都记住这个一生曾被人冷落的二瘸子……我已无力再凿碑字了,请你们另找一个石匠来凿好碑字……”

  不久,村里人请来了一个石匠,弄走了那块青狮子墓碑。

  过了几天,人们没看到二瘸子的坟前有那块墓碑,又过很久还是没看到。

  老石匠得知这一消息,愤怒地扔掉了大锤和凿子。

  从此,老石匠不再为谁凿碑了。

  26.概括第二段段意。

  27.老石匠因为钱赚够了所以才不给富商等人凿碑了,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28.“铿锵的凿石声”、“响亮而有力的凿碑声”其中形容词运用得非常好,你能体会出其深刻含义吗?请你谈一谈。

  29.老石匠为什么凿碑不辍,是有人急需吗?

  30.文中哪些段落是对老石匠高超技艺进行正面描写的?

  31.文中的二瘸子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2.老石匠辛辛苦苦所凿的石碑,后来没有立在二瘸子的墓前,那么石碑到哪里去了呢?请你猜想一下。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请以“     (我、班里、村里、家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答案

  1、迤、礴、湃、灼 2、略 3、略 4、略 5、D,错字分别是:欺、竟、驮 6、略 7、红军长征,翻越过无数座大山,但诗人只选取了“五岭”“乌蒙”,是通过典型来概括一般,并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对前面“千山,“只等闲”作具体描写,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气吞山河的伟大气魄。(言之成理即可) 8、“喜”字!描绘红军翻越千里雪山的心情,从而也暗示了越五岭,乌蒙和渡金沙江、大渡河时的心情同样是喜悦的。面对更大的困难,英雄的红军是“更喜”,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尽开颜”写的是红军“过后”的心情;既喜征服雪山的胜利,又喜革命前途的光明。(意思对即可) 9、“横”写出了大渡桥的突出特征。 10、乐观、英勇、豪迈的气慨。 11、江西、陕西 12、要点:冻醒了或是饿醒了等等,因为太疲劳,所以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言之成理即可) 13、略 14、B 15、不行。“又是”表现了声音的“不可捉摸”,反映了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人的主观感受,改为“还有”,意味着确有几种声音,与“不可捉摸”就矛盾了。 16、要点:⑴感受到红军战土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⑵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红军精神。 17、半夜里面……睡不着。||天上……像一口井。||上边……睡着了。 18、略 19、⑴违背、违反⑵愎、缮(3)k  20.掩饰、旨在 21.AB,表否定 22.C 23.300多年前的市政官员愚昧无知而又刚愎自用;而今的市政官员不掩饰以前的过错,并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24.高贵。因为作者意在赞建筑师的伟大之处——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心灵的高贵一个美面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25.拟人 26.简介老石匠的生平及精湛的雕刻技术。 27.不对。因为老石匠不愿意攀附权贵,可见他的刚直性格。 28.这里共用了三个能体现积极向上意义的形容词,写出了老石匠发自内心的,倾注全部感情的凿碑过程,这次凿碑是他自觉、自愿的,表达了他对正义的敬仰。 29.不是。不停地凿碑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想急于在有生之年凿完石碑,完成自己的心愿。 30.第二段、第七段。 31、二瘸子虽然身残,但是他的心灵却是美好的,品德是高尚的,是值得人们赞颂和永远铭记的。 32、设想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只要符合本文情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