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节日》教后反思

时间:2012-11-21 21:25 来源:http://www.5idmw.com
火的节日教学反思
 
有了昨天古诗教学的经历,我不敢再有半点含糊,晚上认真备了课,该查的资料该研究的问题我都细细地琢磨过了。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课堂是一门永远也研究不透的艺术。今天执教《火的节日》,我又有了新的困惑和感受。
自认为教学流程清晰,环节删繁就简,紧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二课时,自认为时间充裕,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复述课文中的传说,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练练笔,做到读写结合。可是实际的教学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
 导入新课后,便进入第一板块的字词学习。原定五到十分钟解决的内容却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课堂上的我心急火燎,对于学生的表现有些生气。之所以会在预订的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很大部分原因是学生学习心不在焉,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听不出指名读词语时的错误。作为布置预习过的课文,学生的这种反应在我看来实在是不应该。一边是批评学生的走神和不认真,一边是毫无兴致地被动读着枯燥的词语。
因为时间关系,复述只是走了一下形式,让一个同学简单的说了一下,说得并不好,但我还是照事先的计划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练笔留在了课后进行。二节课的时间,草草地上完这一课。我不禁开始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是我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综观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佳,学习兴趣完全没有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能改变一下教学策略,从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达到课堂的高效,师生的教学活动应该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不至于箭拔弩张吧。
 第一,在辨析多音字的过程中,如果能将五个多音字以竞赛的方式呈现,分别让五个组的同学去思考去选择,允许其他组的同学补充纠正,积极性也会更高,耗时会更短,效率也会更高。既是竞赛,即使是每个组都得分,那又何妨?何必非得分出伯仲来才可以竞赛?
 第二,在指名读词语之前,如果我能稍加提醒,让大家认真倾听,当好纠错员,对读者和听者做及时评价,溜号的人就没那么多,至少不到于影响到课堂上师生的情绪,让整个课堂一直沉浸在火把节欢乐与热烈的氛围中。
  第三,复述时再耐心一点,不是一味地想着完成教学任务,走完既定教案,而是授之学生复述的“绿色通道”,即熟悉故事中的人物,把握故事的大概情节,再适当加以描述,我想复述的效果会更好,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第四,品味那些能让人感受到热烈欢乐气氛的词句时,如果我能及时归纳,让学生一个部分一个部分交流,学生品悟得会更充分,朗读指导会更到位,教学思路也会更清晰。
 总之,尽管这是一堂我花心思备出来的课,从效果来看却是一堂失败的课。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课文应该如何教,教学活动用什么方法学生更感兴趣,这是我一直以来所犯的错误,但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却总是不知不觉地一再重复。